优秀校友谈教师专业发展:小学教师成长路径探析

作者: 时间:2025年11月10日 08:42 点击数:

本网讯(通讯员/刘悦 刘鑫 陈婷婷 责编/陈慧妍)2025年11月7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优秀校友返校活动之“畅谈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主题交流活动,在肇庆学院新教学楼B206室顺利举行。肇庆高新区中心小学副校长王炎鑫、肇庆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教师曾丽萍两位优秀校友担任主讲嘉宾,夏泉源老师主持,学院党委副书记何秀华、系主任赵书栋莅临指导,2024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作参会。分享会旨在通过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分享,深化师范生对教师职业内涵与成长路径的理解。

两位主讲嘉宾针对主持人提出的关于教师信念、专业知识与能力、教学技艺与风格、师德、师生关系、家校合作、科组教研、职业期待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自身职业成长的独特路径进行了经验分享。王炎鑫分享了从普通教师到管理岗位的进阶经历,指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持续学习与深度反思”。他特别强调,新时代教师需具备跨学段教学视野(如关注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的知识衔接与思维培养),在谈及学生管理时,他分享了“学生犯错,教师陪跑”的独特惩戒方式,认为教育惩戒应基于《中小学教师惩戒规则(试行)》,这一惩戒方式的核心是传递“共同承担”的责任意识,而非单纯的单向惩罚。曾丽萍则聚焦教学实践中的情感沟通与激励艺术,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包容且分层的奖励机制,如何通过“带读机会、电子奖状”等个性化方式,兼顾学困生需求,实现从物质奖励到精神激励的过渡。她引用《大教学论》中的观点:“奖励不是为了塑造学生,而是为了引出他们本身具有的优秀品质。”在学生观方面,她幽默而深刻地指出“把小孩当小孩看,也把小孩当大人看”,既要充分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要尊重其独立人格。针对家校沟通,她总结出“三次沟通法”:和家长聊完,和孩子聊,最后再次和家长聊,让家长真切感受到教师的帮助意愿是“在帮助他”,进而构建稳固的家校信任关系。

何秀华副书记对两位优秀校友关注学院发展并回馈学院的善举表达了感谢,并指出,两位校友在校期间就是努力学习、积极求索的学生典范,希望在座的学生们在大学学习时,就应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向优秀看齐,为优质就业做好储备。学生们表示,本次校友分享不仅强化了师范生对教师专业性的理性认知,对具体教育管理问题的全面思考,更有效激发他们投身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联系我们: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肇庆大道肇庆学院外语楼  电话:0758-2716324 

Coptright@2024 RiohtsResemed.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版权所有